昨天下午,《六姊妹》在央妈八套画上了句号,我一集不落地追完了。在心头不禁浮现出一个思考:利益与道德股票平台那个好,究竟哪个更为重要?
故事围绕着何家六个女儿的生活展开。尽管少女时代她们的生活苦涩,但在父母的关爱中却显得格外温馨。伴随着岁月流逝,六姊妹长大成人,紧接着便引发了利益的角逐,姐妹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。
老四与老五因接班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,幸得大姐及时出面调解,避免了更大的冲突!而老六则不惜为自我利益使尽心机,她先是以孩子上学为名,强行将大姐赶走,自己霸占了父母的住所。原本和睦的家庭,瞬间分崩离析,团圆的节日也化作老妈妈的孤独无助,随之又以照顾母亲养老为借口,将父母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。
事情的转折发生在老六得了白血病,急需骨髓捐献时,竟然匹配成功的是大姐。面对生死抉择,大姐毫不犹豫地捐献了骨髓,救回了老六的生命。意识到自我的错误后,老六果断将房产过回母亲的名下,一家人再次回归了温暖幸福的生活。
展开剩余51%于是我不禁思考:若按照老六自私的逻辑,当她身患重病时,大姐是否会毫无顾虑地伸出援手?如果没有大姐的慷慨相助,老六是否早已命归黄泉?若大姐选择不施以援手,又会不会面临道德的审判?针对老六的所作所为,大姐该不该做出这样的牺牲呢?
若利益至上,老六的一切行为似乎都合情合理,无法指责;然而若道德至上,她的所作所为便显得卑劣不堪。如果以利益为重,大姐就无需捐献骨髓;反之,以道德为重,她若不捐献就会遭遇谴责。
那么,在亲人之间,是利益更重要,还是道德情感更为关键呢?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国家治理:一国之长,是追求民众的物质需求更为重要,还是建立公民的道德观念更为紧迫?当民众在利益的驱动下,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?
如同《六姊妹》的老六何家喜这样的案例,假若所有姐妹都如她般自私无情,何家的结局又将如何?同样,若国家的民众均成为何家喜,那国家的命运又会走向何处?
细细回想,真是令人不寒而栗!我不愿深入想象,只能在心中默问:利益与道德,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重要的呢?
发布于:山东省